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动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 开题及研讨会

2017-04-17 林盼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2017年4月16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探索”开题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春学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智库办主任马援宣读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立项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等出席会议。专家评审小组由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教授、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韩保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胡乐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谢富胜教授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课题组成员列席会议。《光明日报》、人民网理论频道、中国新闻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六家媒体对会议进行了报道。

课题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胜围绕“项目的研究状况和选题价值”、“ 内容框架和研究思路”、“ 研究的目标和成果形式”、“ 研究工作的规划安排”、“ 关于专家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等方面阐述了关于课题的构想,提出该课题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建,即“构建怎样的理论体系”和“如何构建理论体系”。 其目的在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济学中的指导地位,掌握解释经济增长“中国奇迹”、解决中国当前问题的话语权,确立把握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定力。

王立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 

王立胜提出,课题的创新点之一,是引入了社会有机体的哲学方法论。社会有机体这个表述能够较好地体现有机运动和生命体特征,不仅具有整体的规定性,还具有动态的成长性,也就是说,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加以分析讨论。其次,社会有机体方法论能够较好地把握经济社会体制的多样性,对于总结中国经济模式非常重要。其三,社会有机体能够较好地表达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权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这里包含着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如果把经济社会概括为一个有机整体,那么经济和政治之间就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单向决定关系,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中国通过国家体制渗透到市场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优越性,搞好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这需要从整个社会有机整体的角度进行概括。

高培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王立胜认为,课题的中心线索是“增长”,即是说,中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这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不曾出现的,也是西方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的。在探究“中国市场经济的与众不同之处”解释“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原因”的叙事逻辑下,逐步明确讲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意义。这种叙事逻辑的核心就是:在市场经济这个前提下重新“发现”社会主义,明确我国的市场经济依然是社会主义经济,正是社会主义经济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落到实处。从而说明,要延续中国经济奇迹,关键在于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杨春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根据王立胜的介绍,该课题总共分为六个子课题,由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刚副教授负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构建原则”、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室主任郭冠清研究员负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春学研究员负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基础”、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周绍东教授负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文明基础”、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主任赵学军研究员负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基础”、经济研究所《资本论》研究室林盼助理研究员和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室姜长青副研究员共同负责新增加的子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范畴史”。课题研究的目标是确立“先论基础再建体系”的学术思想理论、建立“中心基础理论+分支应用学科”的学科架构思路、树立“规范学术表达、拓展沟通空间、产生理论共鸣”的国际话语体系、培养经济研究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团队和高校的青年学者团队。课题将以系列论文和系列丛书作为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是“一论一史”两部著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课题预计将在2019年完成基本工作,2021年结题。

马  援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智库办主任

评审专家认为,该课题围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来源,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新进展为基本内容,紧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力图在话语体系、理论内容、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课题的选题意义重大,架构主线均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哲学、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等方面用力甚多,有助于改变当前政治经济学研究缺乏哲学思辨和历史纵深感的问题。课题内容丰富、思路清晰、视野开阔、方向正确;各子课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内在逻辑关系,课题对重点难点有较好把握;课题研究目标清晰,研究规划详尽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课题依托于经济研究所的强大科研力量,基础非常扎实,这是完成课题非常有利的条件。此外,课题力图打造青年学者的交流平台,组建人才队伍,提高研究水平,加强学科建设,成为课题设计的一大亮点。评审专家一致同意课题组的开题报告。希望课题组能够高质量地按期完成课题,提供高水平成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做出贡献。

顾海良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逄锦聚  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南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评审专家还从课题可能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问题、学科之间的互动问题、最终成果的形式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进行审视,尤其是将曲解、教条、附加的概念加以剥离,正本清源。其次,要更加深入地回顾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国外的相关情况,全方位地进行讨论,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有国际视野。其三,要更好地吸纳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社会学对于国有企业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提出了不少既有理论视野、又有“中国特色”的概念观点,这些成果值得借鉴。其四,课题的最终成果,除了形成若干学术作品之外,是否能够在思想宣传方面有所建树,推动政治话语向大众的传播。

王立胜代表课题组进行总结,感谢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课题组将会充分吸收意见、完善课题实施计划,尤其是将研究内容进一步具体化,将值得推敲的问题加以细致梳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表示,希望在课题的进展过程中,能够继续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关心,提供宝贵意见。经济研究所将会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该课题。


推荐阅读

【学术动态】 钟祥财:历史在经济学研究中的意义

【学术动态】 王立胜: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学术动态】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论中国特色财政政策

【学术动态】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中国社科院调研

【学术动态】 “正视挑战,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17年工作会议纪要

【学术动态】 刘国光、卫兴华、吴易风、顾海良等30位学者获评“近年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编稿:林盼  董丽霞  审校:郭冠清)  


  中国政治经济学智库  ∣ 长按关注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感觉不错,请点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